绝笔古诗词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作文
故事
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
出自南北朝
惠标
的《
咏孤石
》
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
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
崖成二鸟翼,峰作一芙莲。
何时发东武,今来镇蠡川。
完善
注释
中原:汉民族居住地域之中心。广义指黄河流域,狭义指河南省一带。地理:指地理结构、地貌形成。
彭泽:江西省极北一县,濒临长江。此处借指彭泽县南之鄱阳湖。香炉:香炉峰在庐山,共有四座,此处专指山南秀峰附近之南香炉峰。
崖成句:意谓山崖高峭陡削,犹如大鸟张开的翅膀。峰作句:意谓峰峦挺拔高耸,犹如亭亭独立的莲花。芙莲:芙蓉、莲花。
东武:一作武城,在河北省清河县东北,此处代指北方、中原。蠡川:指鄱阳湖汇入长江处。蠡即彭蠡,系鄱阳湖之异名,川即长江。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
本站
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孤石指大孤山,在江西省鄱阳湖出口入长江处,横扼大湖,孤峰独耸,因山形似鞋,故又名鞋山。惠标曾长期云游漂泊,对闽、浙、赣诸省的自然风光相当熟稔、非常热爱,因而写了不少吟咏山水的诗文。这首五言律诗,既有雄伟磅礴的气势,又有凝炼隽永的韵味,用明快流利的节奏,形象生动的比喻,准确精炼的语言,错落有致的背景,形容出一座石峰的瑰丽英姿。全诗清新明朗、玲珑剔透。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
本站
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展开阅读全文 ∨
猜您喜欢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
王建《七夕曲》
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
——
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自唱新词送岁华。
——
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
戴复古《除夜》
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
——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
黄庭坚《清明》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
岑参《登古邺城》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
韦元甫《木兰歌》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
谢榛《渡黄河》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
卓文君《白头吟》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
李白《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
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
王维《辛夷坞》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
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推荐句子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杨柳岸,晓风残月。
推荐作者
王鹏运
顾宪成
尹廷高
清珙
韩奕
曹德
刘时中
顾德辉
辛文房
辛愿
高汝砺
骆儒宾
靖天民
党怀英
李龏
郭祥正
郭贲
黄损
伍乔
周朴
© 2023
绝笔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