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感秋二首 其一
白居易 〔唐代〕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沈昔意气,改换旧容质。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周郑交质
左丘明 〔先秦〕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越调】小桃红_当时罗帕写
周文质 〔元代〕
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元代〕
【双调】水仙子_梅边即事好
张可久 〔元代〕
清平乐·雨晴烟晚
冯延巳 〔五代〕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佚名 〔五代〕
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李弥逊 〔宋代〕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叶梦得 〔宋代〕
清平乐·将愁不去
纳兰性德 〔清代〕
蝶恋花·小院深深门掩亚
欧阳修 〔宋代〕
临江仙(车驾朝享景灵宫,久雨,一夕开霁)
张抡 〔宋代〕
玉楼春
石孝友 〔宋代〕
愁倚阑
望海潮
沁园春(和苏宣教韵)
廖行之 〔宋代〕
念奴娇(寿仓使)
刘子实 〔宋代〕
诉衷情(三月八日仲存席上见吴家歌舞)
毛滂 〔宋代〕
踏莎行(陈兴宗夜集,俾爱姬出幕)
楼上曲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