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寄问刘白 时梦得与乐天方舟西上。
白居易 〔唐代〕
【越调】天将沙 小景
汤舜民 〔元代〕
红窗月·燕归花谢
纳兰性德 〔清代〕
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
温庭筠 〔唐代〕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辛弃疾 〔宋代〕
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贺新郎(题江心)
曹稆孙 〔宋代〕
踏莎行(赠周节推宠姬)
刘镇 〔宋代〕
南歌子
石孝友 〔宋代〕
燕归梁
点绛唇
廖行之 〔宋代〕
眼儿媚
张元干 〔宋代〕
谒金门(病起)
程垓 〔宋代〕
鹧鸪天(偶有鳞翼之便,书以寄文卿)
赵长卿 〔宋代〕
水调歌头(送谢倅之临安)
张孝祥 〔宋代〕
菩萨蛮(回文)
清平乐
李从周 〔宋代〕
好事近(乘风亭作)
赵彦端 〔宋代〕
蝶恋花(赠别赵邦才席上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