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宿麦畦中雉鷕
辛弃疾 〔宋代〕
红绣鞋·晚秋
李致远 〔元代〕
行香子·三山作
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鹧鸪天(山行)
王质 〔唐代〕
减字木兰花
姚述尧 〔宋代〕
最高楼(春恨)
毛滂 〔宋代〕
玉楼春(定空寺赏梅)
水调歌头(寿陈仓使)
戴翼 〔宋代〕
浣溪沙(过临川席上赋此词)
张孝祥 〔宋代〕
贺新凉(梅)
俞国宝 〔宋代〕
沁园春(赠人)
陈人杰 〔宋代〕
前调(忠甫持梅水仙砑笺索词)
杨冠卿 〔宋代〕
满庭芳(催梅)
葛立方 〔宋代〕
南乡子(宁都登楼)
杨泽民 〔宋代〕
金盏子(水仙)
赵以夫 〔宋代〕
忆旧游慢
水调歌头(和吴允成游灵洞韵)
陈亮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