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郦道元 〔南北朝〕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一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清平乐·咏雨
王夫之 〔明代〕
浪淘沙·写梦
龚自珍 〔清代〕
一叶落·一叶落
李存勖 〔唐代〕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纳兰性德 〔清代〕
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辛弃疾 〔宋代〕
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忆江南·多少恨
李煜 〔五代〕
瑞鹧鸪
李夫人 〔五代〕
青玉案(采莲女)
陈允平 〔宋代〕
早梅芳
沁园春
刘氏 〔宋代〕
望江南
廖刚 〔宋代〕
江城子(上张帅)
赵彦端 〔宋代〕
折丹桂(端复受官并序·通奉尝欲为先硕人篆帔,命为诗语,某献语曰:)
程大昌 〔宋代〕
木兰花减字
陈师道 〔宋代〕
眼儿媚
刘一止 〔宋代〕
传言玉女(许永之以水仙、瑞香、黄香梅、幽兰同坐,名生四和,即席赋此)
杨无咎 〔宋代〕
曲江秋
风入松(福清道中作)
刘克庄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