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原道

韩愈韩愈 〔唐代〕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

  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效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赏析

【双调】水仙子_翰林风月进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翰林风月进多才,满袖春风下玉阶。执金鞭跨马离朝外,插金花坠帽歪,气昂昂的胸卷江淮。昨日在十年窗下,今日在三公位排,读书人真实高哉。石崇犹自恨无钱,彭祖焚香愿万年。唐明皇犹道无家眷,刘伶道天生酒量浅,陈抟昼夜无眠。秦始皇口招人怨,遭王巢道何曾有罪愆,都瞒不了惨惨青天。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春来·春盘宜剪三生菜

元好问元好问 〔元代〕

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花间·休相问

毛文锡毛文锡 〔五代〕

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
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
赏析

浣溪沙·散步山前春草香

张淑芳张淑芳 〔宋代〕

散步山前春草香。朱阑绿水绕吟廊。花枝惊堕绣衣裳。
或定或摇江上柳,为鸾为凤月中篁。为谁掩抑锁芸窗。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王恽王恽 〔元代〕

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悲欢离合常事,知己古为难。忆昔草庐人去,郁郁风云英气,千载到君还。歌吹展江底,长铗不须弹。
路漫漫,天渺渺,与翩翩。西风鸿鹄,一举横绝碧云端。自笑鹡鸰孤影,落日野烟原上,沙晚不胜寒。后夜一相意,明月满江干。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春情

李玉李玉 〔宋代〕

篆缕销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渐玉枕、腾腾春醒。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云鬓乱,未忺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
赏析 注释 译文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李清照 〔宋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赏析

满庭芳(吉度)

胡浩然胡浩然 〔唐代〕

潇酒佳人,风流才子,天然分付成双。兰堂绮席,烛影耀荧煌。数辐红罗绣帐,宝妆篆、金鸭焚香。分明是,芙渠浪里,一对浴鸳鸯。
欢娱,当此际,山盟海誓,地久天长。顾五男二女,七子成行。男作公卿将相,女须嫁、君宰侯王。从兹去,荣华富贵,福禄寿无疆。
赏析

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

王质王质 〔唐代〕

细数十年梦,十处过中秋。今年清梦,还在黄鹤旧楼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锦倚空浮。
带秦烟,萦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相见_娥冷笑,笑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把酒问清影,肯去伴沧洲。
赏析

夜行船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漏永迢迢清夜。露华浓、洞房寒乍。愁人早是不成眠,奈无端、月窥窗罅。
心心念念都缘那。被相思、闷损人也。冤家你若不知人,这欢娱、自今权罢。
赏析

天香(宴钱塘太守内翰张公作)

毛滂毛滂 〔宋代〕

进止详华,文章尔雅,金銮恩异群彦。尘断银台,天低鳌禁,最是玉皇香案。燕公视草,星斗动、昭回云汉。对罢宵分,又是金莲,烛引归院。
年来偃藩江畔。赖湖山、慰公心眼。碧瓦千家,少借衤夸襦余暖。黄气珠庭渐满。望红日、长安殊不远。缓辔端门,青春未晚。
赏析

楼上曲

张元干张元干 〔宋代〕

清夜灯前花报喜。心随社燕凉风起。云路修成宝月时。东楼怅望君先归。
沆瀣秋香生玉井。画檐深转梧桐影。看君西去侍明光。杯中丹桂一枝芳。
赏析

定风波

张孝祥张孝祥 〔宋代〕

铃索声干夜未央。曲阑花影步凄凉。莫道岭南冬更暖。君看。梅花如雪月如霜。
见说墙西歌吹好,玉人扶坐劝飞觞。老子婆婆成独冷。谁省。自挑寒灺自添香。
赏析

措鱼儿(用古“买陂塘旋栽杨柳”韵)

李公昴李公昴 〔宋代〕

敞茅堂、茂林环翠,苔矶低蘸烟浦。青蓑混入渔家社,斜目断桥船聚。真乐处。坐芳草,瓦樽满酒频频注。皋禽自舞。惯松迳穿云,梅村踏雪,朗笑自来去。
车乘坠,争似修筇稳步。前尘回首俱误。安闲得在中年好,抱瓮尚堪蔬圃。高眼觑。算不识、人间宠辱除巢许。风篁解语。应共笑群狙,无端喜怒,三四计朝暮。
赏析

满江红(江西持宪节、登高作)

李公昴李公昴 〔宋代〕

薄冷催霜,碧空豁、飞鸿斜度。□九日、御风绝顶,下看尘宇。滕阁芳筵笺笔妙,龙山胜践旌旗驻。料山灵、也要可人游,成佳趣。
吹帽堕,羞千古。题饧字,非吾侣。却坐间著得,煮茶桑苎。万里寒云迷北斗,望远峰夕照频西顾。且满浮、大白送黄花,剑休舞。
赏析

蝶恋花

姚云文姚云文 〔宋代〕

春到海棠花几信。堠馆余寒,欲雨征衣润。燕认杏梁栖未稳。特丹忽报清明近。
恨入青山连晓镜。香雪柔酥,应被春消尽。绣阖深深人半醒。烛花贴在金钗影。
赏析

醉思凡

孙惟信孙惟信 〔宋代〕

吹箫跨鸾。香销夜阑。杏花楼上春残。绣罗衾半闲。
衣宽带宽。千山万山。断肠十二阑干。更斜阳暮寒。
赏析

清平乐

李弥逊李弥逊 〔宋代〕

推愁何计。车下忘乘坠。日上南枝春有意。已讶红酥如缀。
儿童缓整余杯。芒鞋午夜重来。素面应憎月冷,真香不逐风回。
赏析

喜迁莺

吴龙翰吴龙翰 〔宋代〕

微雨後,落花天。娇态病恹恹。怕人猜著是相思,成日不开帘。
宝钗横,蝉鬓乱。院宇待人归尽。缓移莲步玉阑前。纤手招花钿。
形式
© 2023 绝笔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