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春来·梅擎残雪芳心奈
元好问 〔元代〕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草桥店梦莺莺(第四本)
王实甫 〔元代〕
【中吕】满庭芳_湖景丝竹管
张可久 〔元代〕
【双调】庆东原_春思垂杨径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纳兰性德 〔清代〕
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瑞鹧鸪
李夫人 〔五代〕
木兰花慢
刘镇 〔宋代〕
阮郎归
毛滂 〔宋代〕
菩萨蛮(定空赏梅)
满庭芳
张元干 〔宋代〕
木兰花(二江得书作)
程垓 〔宋代〕
菩萨蛮(初冬)
赵长卿 〔宋代〕
浣溪沙(再用韵)
张孝祥 〔宋代〕
兰陵王
李公昴 〔宋代〕
贺新郎(赋菊)
蓦山溪(容州病起作)
高登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