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相和歌辞 丁都护歌
李白 〔唐代〕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中吕】迎仙客 暮春
李致远 〔元代〕
寿阳曲·潇湘夜雨
马致远 〔元代〕
浣溪沙·日射人间五色芝
元好问 〔金朝〕
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薛昭蕴 〔唐代〕
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施耐庵 〔元代〕
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张宁 〔明代〕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纳兰性德 〔清代〕
河渎神·河上望丛祠
温庭筠 〔唐代〕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