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宜城二月莺啼早。罗敷十五双鬟小。锦带约桑钩。使君南陌头。
连钱嘶日暮。共返宜城渡。莫是看罗敷。罗敷自有夫。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李白 〔唐代〕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三载夜郎还,于兹鍊金骨。
小重山·倩得薰风染绿衣
辛弃疾 〔宋代〕
太常引·姑苏台赏雪
张可久 〔元代〕
定西番·苍翠浓阴满院
毛熙震 〔五代〕
念奴娇·梅
满路花
陈允平 〔宋代〕
减字木兰花(再用前韵)
姚述尧 〔宋代〕
酒泉子(十之二)
潘阆 〔宋代〕
于飞乐(别筵赠歌妓姊妹)
毛滂 〔宋代〕
摊破江城子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