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代〕
百顷风潭上,千重夏木清。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越调】寨儿令_汉子陵,晋
鲜于必仁 〔元代〕
【双调】新水令 皇都元日
贯云石 〔元代〕
谒金门·风乍起
冯延巳 〔五代〕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南乡子·新月上
李珣 〔五代〕
念奴娇(过小孤山)
秦观 〔宋代〕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纳兰性德 〔清代〕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 〔宋代〕
木兰花(甘泉岩)
曾原郕 〔唐代〕
临江仙
王炎 〔宋代〕
醉落魄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