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群阴侮阳德,雨阵春嘈嘈。白晓惨成夜,瓦口生飞涛。
凝云列山鞘,冷气攒衣刀。径闹有松竹,庭卧唯蓬蒿。
花淫得罪陨,莺辩知时逃。隰苗出水短,木菌随日高。
微吟雅于乐,快饮甘如膏。朱曦待未见,天盖空牢牢。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摸鱼儿·东皋寓居
晁补之 〔宋代〕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
张泌 〔唐代〕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韦庄 〔唐代〕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刘克庄 〔宋代〕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苏轼 〔宋代〕
江神子
刘镇 〔宋代〕
卜算子
王炎 〔宋代〕
永遇乐(旧上声韵,今移入平声)
陈允平 〔宋代〕
过秦楼
如梦令(题龙脊石)
冯熔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