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山坡羊·自警
乔吉 〔元代〕
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
和凝 〔五代〕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
陌上花·有怀
张翥 〔元代〕
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纳兰性德 〔清代〕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临江仙
王炎 〔宋代〕
湘江静
史达祖 〔宋代〕
惜分飞
毛滂 〔宋代〕
西江月(长安秋夜与诸君饮,分题作)
点绛唇(武都静林寺妙峰亭席上作。假山前引水,激起数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