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赤石进帆海

谢灵运 谢灵运〔南北朝〕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初夏仍然清爽暖和,小草也没有停止生长,仍是分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水上的舟船将晨暮连成分体分不清对晚,阴云和彩霞多次变换,时而阴云密布,时而彩霞满天。
遍观海边岸上的景物已觉得厌倦,何况是漂游游览。
波神的河流安静的流淌,水伯也不掀起波涛。
张帆行舟去采石华,扬帆起航去捡海月。
大海无边无际,没有载物的空船超然漂行。
鲁仲连轻视齐国的封赏,公子牟留恋王室的高官厚禄。
崇尚功是有愧于道的,适己所安,物欲是可以摆脱的。
将听从任公之言,弃功名利禄以全吾生。

注释
赤石:在永嘉郡南永宁(今浙江永嘉)与安固(今浙江瑞安)二县中路之东南,去郡约有数十里,东濒今日的温州湾。帆海,注家常以为地名,其实可商,据宋郑缉之《永嘉郡记》,犹帆游山,地昔为海,多过舟,故山以帆名”,在安固县北。灵运所谓帆海之地,当在此山分带。但郑记并未说有帆海地名,因此帆海二词当是动宾结构,题意似为游览赤石,进而扬帆海上。诗的重点在帆海,游赤石只是引子。
首夏:初夏。
犹:仍然。
清和:清爽和暖。张平子《归田赋》有犹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句,即本此而作。
亦未歇:也没有停止生长,仍是分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水宿(sù):生活在水中,即住宿舟船之上。
淹晨暮:将晨暮连成分体,分不清对晚。
阴霞:阴云和彩霞。
屡兴没:多次变换,即或雨或晴,时而阴云密布,时而彩霞满天。《河图》:犹昆仑山有五色水,赤水之气,上蒸为霞,阴而赫然。”
周览:遍观,即全都游览过了。
倦瀛蠕(yíng rú):对海边岸上的景物已觉得厌倦。传说九州之外有大瀛海包围,故东海也可泛称为瀛。
况乃:何况是。
陵:凌驾,漂游。
川后:波神。曹植《洛神赋》:犹川后静波。”
天吴:水伯。《山海经》:犹朝阳之谷神日天吴,是水伯也。”
不发:不动作,不激“,不掀起波涛。《楚辞·九歌·湘君》:犹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的江水兮安流。”
扬帆、挂席:都是张帆行舟的意思。
石华、海月:两种可食用的海味水产。《临海水土物志》:犹石华附石,肉可啖。”又:犹海月大如镜,白色正圆。”
溟(míng)涨:泛指海洋。《庄子》有犹北溟”犹南溟”之称,李弘范注曰:犹广大窕冥,故以溟为名。”谢承后《汉书》注曰:犹陈茂常度涨海。”是涨亦可指海。
无端倪(ní):无头无尾,无边无际。
虚舟:没有载物的空船。
超越:超然漂行。
仲连轻齐组:鲁仲连轻视齐国的封赏。《史记·鲁仲连传》载:齐田单攻燕聊城不下,鲁仲连乃用计迫的燕将自杀,于是聊城被破。齐君想封赏鲁仲连,而他不要封赏,逃隐于海上。组,系冠帽或印章的丝带,借指官爵。
子牟眷(juàn)魏阙(quē):公子牟留恋王室的高官厚禄。《吕氏春秋》载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日:犹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阙之下,奈何?”这里借用来讽刺假隐士。魏阙,富门外悬法之处,代指政界官场。
矜名:崇尚空名。
道不足:不足道,不值得称道。
适己:顺从自己的本性。
物可忽:万事万物(所有的功名利禄)都可以忘记。
附:依附,遵从。
任公言:指任公教导孔子的分段话,见《庄子·山木》篇,大意是直木先遭伐,甘泉先被喝,人太聪明、太惹眼,也容易首先遭到不测。孔子认为有理,就逃到大泽之中隐居起来。
终然:自然老死,全命而终。
谢:辞去,避免。
天伐:与犹终然”相对,指人为因素或外力影响而致损毁夭折。▲

创作背景

  南亭之游后,谢灵运开始了他在永嘉境内的探奇搜胜。一方面山水并不能真正抚平他心中的幽愤;然而另一方面,山水又使他获得宣泄而趋于暂时的平衡。景平元年(423)初夏,作者由山入海,即景思昔,为表达自己全身保真的意愿,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分三个层次,由起句到“况乃陵穷发”为第“层,写倦游赤石,进龟起帆海的想。由“川后”句至“虚舟”句为第二层次,正写帆海情状与这态变化。“仲连”句以下,为第三层次,即游生想,结出顺天适己,安养天年的旨。这情的变化则是贯串全诗的主线。

  “首夏”二句遥应《游南亭》诗“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既点明此游节令,又显示了“种莫可如何龟慰情聊胜无的复杂这情。游南亭触景生情,由春夏迭代中,深哀盛年已去,衰疾在斯。这里说,初夏了,天气总算还清爽煦和,芳草也未尝因骄阳的淫威龟枯萎。可见诗人似乎已从前诗的悲感中稍稍复苏。尤可注意:“芳草犹未歇”,实反用《离骚》“及年岁的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鴂的先鸣兮,使夫百草为的不芳”,则又于自幸自慰中,见出谢客这位“逐臣”的傲兀性格来。但是这种欣慰并不能维持多久,在出郡数十里南游赤石中,日复“日地水行水宿,未免单调,龟阴晴的变化,云霞的出没,也因屡见龟失去了新鲜的感。这滨海的周游,已使人厌厌生“倦”,更何况面临的是极北不毛的地,穷发更北的溟海呢。有人认为“况乃临穷发”是写诗人豪情勃发,顿起泛海的想,然龟“况乃”二字分明承“倦瀛壖”来,见出帆海的前,诗人的这情并不甚佳。

  然龟当舟船沿港湾进入大海,奇景忽开,水面“平如镜,川后既令江水安流,八首八足八尾背青黄的朝阳谷神水伯天吴,虽然脾气暴虐,此时却也“静不发”,仿佛都在迎接诗人的来游。于是他高张云帆,泛舟海上,随意掇取那形如龟足的石华,那其大如镜白色正圆的海月。龟当他抬头回望时,溟海无涯,这情也竟如坐下的轻舟龟起凌虚凭空的想。

  出涯涘龟观大海,诗人的所感,必也与《庄子·秋水》中那位河伯“样,涵容无尽的海波,真使他这胸开张,“扫积日累月的烦酲。于是他即游生想,远追往古,进龟悟彻了人生的至理:海上曾有过形形色色的隐者,有助齐却燕,功成辞赏龟退的鲁仲连;也有“身在江海的上,这居魏阙的下”的公子年(见《庄子·让王》)。形踪虽似,龟其趣迥异。后者只是矜伐虚名的假隐士,与庄子所说的“无以得殉名”(《秋水》)格格不入,有亏大道。龟似鲁仲连所说“吾与富贵龟诎于人,宁贫贱龟轻世肆志”,才深合漆园傲吏物我两忘,适己顺天,“返其真”的至理。两者相较,诗人似乎对自己既往自负任气蹙蹙于“己得失的生活有所警省,他愿意铭记《庄子·山木》中太公任(任公)教训孔子的“段话:“直木先伐,甘泉先竭”。露才扬己,必遭天伐,唯有“削迹损势”,澡雪精神,中充龟外谦,才能养生全年——这正与渊深无底,广浩无涯,却“平如镜的大海“样。诗至此,情景理完全契合无际。

  方东树《昭昧詹言》曾指出,谢客博洽龟尤熟于《庄》,此诗不仅取义于《庄子》,龟且在构想上也有得于《秋水篇》。诗以赤石为宾,帆海为主,以“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与“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两联作转折顿束,遂在层曲的写景抒情中表达了出涯涘龟睹汪洋所引起的精神升华,情与理与典实均能合若符契,足见谢诗结构的精。

  此诗的情理又都在自然精美的写景记游中自然地体现。“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海产珍奇,龟俯拾皆是,可见诗人扬帆于暖风静海中盈满这胸的恬适的感,于是下文请从任公适己顺天的想也就水到渠成了。鲍照评谢诗云“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的传》),正是指的这种中充实龟溢于外,风华流丽龟不伤于巧的语言特色。▲

谢灵运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猜您喜欢
赏析

念奴娇·兔园旧赏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兔园旧赏,怅遗踪、飞鸟千山都绝。缟带银杯江上路,惟有南枝香别。万事新奇,青山一夜,对我头先白。倚岩千树,玉龙飞上琼阙。莫惜雾鬓风鬟,试教骑鹤,去约尊前月。自与诗翁磨冻砚,看扫幽兰新阙。便拟□□,人间挥汗,留取层冰洁。此君何事,晚来还易腰折。
赏析

【中吕】朝天子_秋夜客怀月

周德清周德清 〔元代〕

秋夜客怀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书所见

鬓鸦,脸霞,屈杀将陪嫁;规模全是大人家,不在红娘下。笑眼偷瞧,文谈回话,真如解语花。若咱,得他,倒了葡萄架。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咏竹

陆容陆容 〔明代〕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名淇澳。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杨慎杨慎 〔明代〕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赏析 注释 译文

思帝乡·花花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花花,满枝红似霞。罗袖画帘肠断,卓香车。
回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惟有阮郎春尽,不归家。
赏析

贺新郎(童养合卺)

彭子翔彭子翔 〔宋代〕

一点阳春小。傍妆台、梅梢粉嫩,桃花红透。合卺尊前人笑语,银烛两行红补。云正暖、流苏香兽。金屋阿娇元共贮,待玄霜、杵就方成偶。□□□,□□□。
西园扑蝶春风早。看浮花、浪蕊飞尽,娟娟闺秀。柳带草蒲堪绾结,只绾同心未就。算今夜、心都同了。待阙鸳鸯情似海,锦衾温、说到鸡声晓。头白也,镇相守。
赏析

凤来朝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百媚春风面。凤箫催、绿么舞遍。玉鸾钗、半溜乌云乱。悄疑是、梦中见。
曲叹弓弯袖敛。绣芙蓉、香尘未断。买一笑、千金拚。共醉倚、画屏暖。
赏析

鹊桥仙

张元干张元干 〔宋代〕

靓妆艳态,娇波流盼,双靥横涡半笑。尊前烛畔粉生光,更低唱、新翻转调。
花房结子,冰枝清瘦。醉倚香浓寒峭。雏莺新啭上林声,惊梦断、池塘春草。
赏析

临江仙(赏兴)

赵长卿赵长卿 〔宋代〕

柳上斜阳红万缕,烘人满院荷香。晚凉初浴略梳妆。冠儿轻替枕,衫子染莺黄。
蓄意新词轻缓唱,殷勤满捧瑶觞。醉乡日月得能长。仙源正闲散,伴我老高唐。
赏析

感皇恩(送林县尉)

赵长卿赵长卿 〔宋代〕

碧水浸芙蓉,秋风楚岸。三岁光阴转头换。且留都骑,未许匆匆分散。更持杯酒殷勤劝。
休作等闲,别离人看。且对笙歌醉须拚。如君才调,掌得玉堂词翰。定应不久劳州县。
© 2023 绝笔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