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代〕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宫中行乐词 其三
李白 〔唐代〕
卢橘为秦树,蒲萄出汉宫。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鸣水,箫吟凤下空。君王多乐事,何必向回中。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清代〕
鹧鸪天·离恨
三部乐·商调梅雪
周邦彦 〔宋代〕
渔父词(嘉熙戊戌季春一日,画溪吟客王子信为亚愚诗禅上人作渔父词七首)
王谌 〔南北朝〕
一剪梅(冬至)
程垓 〔宋代〕
鹧鸪天(夜钓月桥赏荷花)
赵长卿 〔宋代〕
好事近(乘风亭作)
赵彦端 〔宋代〕
踏莎行(次韵范景仁寄子华)
韩维 〔宋代〕
金缕曲(月夕赋道词,书毕,怆然有感,再赋此)
汪梦斗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