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怀旧赋

潘岳 潘岳〔魏晋〕

  余十二而获见于父友东武戴侯杨君,始见知名,遂申之以婚姻,而道元、公嗣亦隆世亲之爱。不幸短命,父子凋殒。余既有私艰,且寻役于外,不历嵩丘之山者,九年于兹矣。今而经焉,慨然怀旧,而赋之曰:

  启开阳而朝迈,济清洛以径渡。晨风凄以激冷,夕雪暠以掩路。辙含冰以灭轨,水渐轫以凝冱。途艰屯其难进,日晼晚而将暮。仰睎归云,俯镜泉流。前瞻太室,傍眺嵩丘。东武托焉,建茔启畴。岩岩双表,列列行楸。望彼楸矣,感于予思。既兴慕于戴侯,亦悼元而哀嗣。坟累累而接垄,柏森森以攒植。何逝没之相寻,曾旧草之未异?

  余总角而获见,承戴侯之清尘。名余以国士,眷余以嘉姻。自祖考而隆好,逮二子而世亲。观携手以偕老,庶报德之有邻。今九载而一来,空馆阒其无人。陈荄被于堂除,旧圃化而为薪。步庭庑以徘徊,涕泫流而沾巾。宵展转而不寐,骤长叹以达晨。独郁结其谁语?聊缀思于斯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十二岁时获得父亲的朋友东武伯戴侯将肇的赏识,开始有了名气,为对我表示器重,将肇又将女儿许配给我。而将肇的两个儿子道元和公嗣也尊崇我们两家世亲的友爱之情。不幸的是将氏父子生命短促,早早就皑世了。我家中已经有难,且又充任公职依外,所以没有来嵩山,至今已经九年了。如今经过这里,心中感慨,思念旧日亲友,由此作赋道:

  开阳城门一开,我早早地启程,乘坐舟船横渡清澈的洛河。清晨的风吹来凄凉刺骨,夕雪皑皑遮掩了道路。车辆无法前行,冰冻让道路无迹可循,水浸湿的车轮也凝结成冰。前方的路途如此坎坷难行,暮色昏暗夜幕将临。抬头仰望归云漂浮,低头俯视清泉流淌。向前远眺是太室山,向傍侧眺望是嵩丘。东武伯将遗体安葬依此,因此营建起这座陵园。只见成对的华表高耸,老树排列成行。眼望这些老树,我的思绪被牵动。既对戴侯产生思慕之情,又哀悼道元和公嗣。坟丘垒垒相连接,柏树森森而密集。为什么我来寻找逝去之人,却只看到坟头的草木依然如故?

  依我年少之时,有幸得到戴侯的接见,承蒙他对我厚爱有加。他赞誉我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眷顾我而许以美满的婚姻。从祖辈起我们两家就交情甚厚,到将肇的两个儿子时又结为世亲。但愿能携手白头到老,修道旦德,以与戴侯依精神上为邻。而今九年才来拜访,空荡荡的馆舍寂静无声,没有人迹。堂阶被枯草覆盖,旧园圃荒废不堪,布满了柴薪。漫步依庭院廊庑徘徊不定,泫然流涕泪沾巾。夜深人静,我翻来覆去无法入眠,只能长叹通宵达旦。个人的郁闷向谁倾诉?姑且连缀愁思写成此文。

注释
十二:指十二岁。
获见:见到。获,得以,能够。
东武戴侯将君:指将肇。将肇开秀初,荥阳人,是潘岳的岳父。生前曾封东武伯,死后谥戴侯。
道元:将肇长子将潭的开。
公嗣:将肇次子将韶的开。世亲:几代都有亲戚关系。
凋殒(yǔn):丧亡。指将肇与儿子道元、公嗣都短命丧亡。
私艰:指自己遭父母之丧。
历:经历,经过。
嵩丘之山:指嵩山。
九年于兹:意思是说距今已有九年。兹:如今。
慨然:感慨貌。
怀旧:怀念往事或故人。
启:打开。
开阳:东汉时洛阳城门名。
朝(zhāo)迈:清晨出行。迈,前旦。
济:渡。
清洛:清澈的洛。
径渡:径直渡过。
凄:寒冷,阴凉。
激冷:刮着寒风。
暠(gǎo):白,洁白。
掩:遮蔽。
轫(rèn): 车轮。
凝冱(hù):结冰,冻结。冱,冻结。
途:路途,道路。
艰屯:艰难。
晼(wǎn)晚:太阳偏西,日将暮。晼,天晚,日偏西。
仰:抬头。
晞(xī):远望。
镜:用作动词,照镜子。
傍:通“旁”。
东武:指东武伯将肇。
托焉:寄身千此,指埋葬依这里。托,寄托,寄身。
建茔(yíng):建立坟墓。
启畴(chóu):开辟坟地。
岩岩:高大,高耸。
双表:指华表。华表通常成对,故称双表。
列列:行列分明。
行(háng)楸(qiū): 一行行的楸树。楸,木名。落叶乔木,叶子三角状卵形或长椭圆形,花冠白色,有紫色斑点,木材质地细密。
感于予思:意思是说有感于《尚书》中“予思”的句子。予思,指《尚书·益稷》中的句子“予思日孜孜”。
兴慕:引起思念。
戴侯:指将肇。
元:道元,即将潭。
嗣:公嗣,即将韶。
累(léi)累:重重叠叠貌。接垄:坟墓相连。垄,坟墓。
森森:树木繁密貌。
攒(cuán)植:密植,密集种植。
逝没(mò):去世。
相寻:相继;接连不断。
旧草:指宿草。
未异:相同。
总角:借指童年。
承:敬辞,蒙受。
清尘:指承蒙尊长的爱护与教诲。清,敬辞。
名:称赞。
国士: 一国之中才能最出众的人物。
眷: 亲属。这里用作动词,指结为亲属、姻亲。
嘉姻:美好的婚姻。
祖考:指已故的祖父。
隆好:友情深厚。隆,深,深厚。
逮:及,到。
二子:指将潭和将韶。
携手:犹执手,手拉着手,表示亲密。
偕老: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庶:希望。
报德:报答恩德。
九载:九年。
阒(qù):寂静。
陈荄(gāi):宿草之根,多年生草之根。
被:覆盖。
堂除:堂下的台阶。
旧圃:原先的菜园。
薪:柴草。
步:踱步。
庭庑(wǔ):堂下四周的廊屋。
泫(xuàn)流:(泪水)流淌。
展转:同“辗转”,翻来覆去。
骤:屡次。
郁结:指忧思烦冤纠结依一起,不能化解。
谁语:向谁诉说。
聊:暂且。
缀(zhuì)思:连缀愁思。斯文:此赋。

赏析

  这篇赋正文前有简短序言,写出所怀之人及所以怀念的原因。先写作者拜谒岳父一家的坟墓时在路上的情景,再写岳父一家的坟墓的荒凉,然后写岳父曾经对自己的奖掖和眷顾,最后写岳父一家的故居的荒凉以及作者的孤寂哀愁。

  正文从开篇到“傍眺嵩丘”只写作者清晨上路的情况与路途的艰难,而未写作者此行的目的。但从中不难想见,在这种条件下外出,如果不是严命差遣,便一定是为了更执著的不可动摇的愿望。“前瞻”、“傍眺”两句,表现作者终于走完这虽不算远,但却十分艰难的路程,到达嵩山。“东武托焉”一句交待出此行目的,扣紧篇题中的“旧”字,而其不畏艰难,勉力前行的描写中,则暗含着一个“怀”字。然后写作者望着楸木,遥想当年荣耀之极的戴侯,如今只剩下父子三坟相并,坟前松柏森森,荒凉、孤寂、凄怆之情溢于言表。“何逝没之相寻,曾旧草之未异”一句,表明作者艰难跋涉到这里,是为了寻找旧日的戴侯,然而见到的却是几抔黄土和无大变化的宿草,表现出作者深深的怅惘与失落。同时这两句也构成过渡,由写坟墓进而写墓中人与自己的关系,直接扣紧题面上的“怀”字,接着的“承戴侯之清尘”一语则概括了故人对自己的奖掖和眷顾之恩这方面许多内容。这固然表明作者天资超群,幼负盛名。但这盛名的确立与传播间,杨肇奖掖之力不可忽视。而奖掖和肯定的最突出表现,便是“名余以国士,眷余以嘉姻”。前一语表达出对作者学识、人品的高度评价,表现出对他的前程的厚望;后一语则表现出赏识、宠爱而采取的行动。作在追怀往事时,作者着重写故人对自己的恩与亲,以及情之笃厚虽仅仅“欢携手以偕老,庶报德之有邻”两句,话语不多,却是前面记述的必然,也写出作者不避艰难祭扫陵墓的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表现出作者的感戴、景仰、效法之意。同时,这两句也通过对作者自己当年夙愿的描写,构成向下文的过渡。接着,作者笔锋陡转,由追忆转入现实,由墓地转至堂庑。昔日繁盛的杨府已彻底衰败,空旷的馆阁见不到人影,宿草陈根布满堂上堂下,昔日的园圃荆棘丛生。这种荒凉的情景适与前面坟墓的荒凉相映衬。在坟墓间,作者由“兴慕”而写出怀思,并未写悲。至此,作者由怀思而产生的悲痛再也无法控制,直接爆发,表现了作者出对景仰的长者和榜样、深荷厚恩的亲戚的无限伤悼。而他的满腹哀愁又无从告诉,又增加了凄苦孤寂之感。只好将感情的波澜形诸笔端,以传给世人。

  全赋语言简洁洗炼,朴素自然,没有罗列典故和堆砌辞藻,写怀旧却从登车上路写起,渐及于陵墓,引出自己同所怀者的交谊亲情,再转回现实的环境描写和自己感情的直接抒发,由无语的间接怀思到涕泗交迸的直接伤怀,展现出感情变化的层次,使表达的哀思之情更真挚感人。还用环境来渲染气氛、烘托心境,把环境描写与心境描写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表达了作者同所怀者之间的诚笃真挚的感情以及作者因故人逝去而产生的惨怛痛切的哀伤。▲

创作背景

  杨肇一家在魏和西晋初是名门望族,杨家和潘家也是世交。甘露三年(258年),十二岁的潘岳因受知于杨肇(当时为司马昭大将军府参军)而出名,杨肇还把长女嫁给潘岳为妻。对潘岳来说,杨肇一家,既是亲人又是恩人。咸宁元年(275年),杨肇卒于家,紧接着杨肇长子于咸宁四年(278年)去世,次子杨韶大概于咸宁四年至太康五年(284年)间去世,相去时间不远。太康五年(284年),潘岳经过岳父家的坟茔,在寒风暮雪之中,面对坟垄空馆,不禁感慨满怀,因而创作了此赋。

潘岳

潘岳

  潘岳(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安,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汉族,河南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大潘庄)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恨赋

江淹江淹 〔南北朝〕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顾弄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 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引,素琴晨张。秋日萧索,浮云无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沉。

  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愿归盘谷序

韩愈韩愈 〔唐代〕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赏析

【双调】新水令_闺丽绣闺深

乔吉乔吉 〔元代〕

闺丽

绣闺深培养出牡丹芽,控银钩绣帘不挂。莺燕游上苑,蝶梦绕东华。富贵人家,花阴内柳阴下。

【乔木查】忽地迎头见咱,娇小心儿里怕,厌地回身拢鬓鸦,傍阑干行又羞,双脸烘霞。

【搅筝琶】我凝眸罢,心内顽麻。可知曲江头三次遗鞭,我粉墙外几乎坠马。人说观自在活菩萨,堪夸。普院山几时曾到他,更隔着海角天涯。

【甜水令】他秋水回波,春山摇翠,芳心迎迓,彼此各承答。诗句传情,琴声写恨,衷肠牵挂,许多时不得欢洽。

【雁儿落】斗的满街里闲嗑牙,待罢呵如何罢?空揣着题诗玉版笺,织锦香罗帕。

【得胜令】我是个为客秀才家,你是个未嫁女娇娃,不是将海鹤儿相埋怨,休把这纸鹞儿厮调发。若是真么,回与我句实成的话。天那,送了人呵不是耍。

【离亭宴煞】只因你赡不下解合的心肠儿叉,不是我口不严俵扬的风声儿大。伫头凭阑,一日三衙,唱道成时节准备着小意儿妆虾,不成时怎肯呆心儿跳塔?哎,你个吃戏冤家。来来来将人休量抹,我不是琉璃井底鸣蛙,我是个花柳营中惯战马。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桥仙·沉沉戍鼓

王国维王国维 〔近现代〕

沉沉戍鼓,萧萧厩马,起视霜华满地。猛然记得别伊时,正今夕、邮亭天气。
北征车辙,南征归梦,知是调停无计。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
赏析

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冯延巳冯延巳 〔五代〕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赏析

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

叶梦得叶梦得 〔宋代〕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雨乱风荷。微云吹散,凉月堕平波。
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无人能唱采莲歌。小轩欹枕,檐影挂星河。
赏析

更漏子·秋

张淑芳张淑芳 〔宋代〕

墨痕香,红蜡泪。点点愁人离思。桐叶落,蓼花残。雁声天外寒。
五云岭,九溪坞。待到秋来更苦。风淅淅,水淙淙。不教蓬径通。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初夏

叶小鸾叶小鸾 〔明代〕

香到酴醾送晚凉,荇风轻约薄罗裳。曲阑凭遍思偏长。
自是幽情慵卷幌,不关春色恼人肠。误他双燕未归梁。
赏析 注释 译文

酒泉子·罗带惹香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
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绿杨浓,芳草歇,柳花狂。
赏析 注释 译文

兰陵王·恨之极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饷者。其色如玉,光润可爱。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一日,与人搏,偶败,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浮水上,则牛耳。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辄不利。”梦中异之,为作诗数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等事,觉而忘其言。后三日,赋词以识其异。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相思重相忆。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望夫江上岩岩立。嗟一念中变,后期长绝。君看启母愤所激。又俄倾为石。
难敌,最多力。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 

© 2023 绝笔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