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先秦〕
李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五月十五日夜月
白居易 〔唐代〕
赞碎金
【双调】殿前欢_春据危阑,
薛昂夫 〔元代〕
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元代〕
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
元好问 〔金朝〕
鹧鸪天·秋后亭皋木叶稀
王寂 〔金朝〕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宋代〕
望江南·咏弦月
纳兰性德 〔清代〕
采桑子·九日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欧阳修 〔宋代〕